?
應用研究旋回破碎機的潤滑系統改造趙艷華(本鋼礦業公司機動處,遼寧本溪117000)礦業公司南芬選礦廠在粗破碎工藝過程中采用的是沈陽重型生產的兩臺PX140C/170型液壓破碎機,于1987年投產使用,每年破碎礦石破碎是選礦廠工藝中的第一道工藝,因此破碎機的生產地位舉足輕重。曾于20002003年間對2臺碎礦機進行過大修,其中對1臺破碎機的潤滑系統在2003年的大修中進行了改造,改造完1臺后,發現效果很好,接著對第2臺破碎機的潤滑系統也進行了相應地改造。
1破碎機的潤滑部位及過程破碎機的潤滑系統如所示。潤滑部位主要在大小傳動齒輪嚙合處、主軸與偏心套之間、偏心套與襯套之間、水平軸軸套和主軸下部與銅盤之間。
中的管路1將潤滑油輸送到偏心軸套下部的空隙內,由此再沿主軸與偏心軸套之間以及偏心軸套與襯套之間的間隙上升,潤滑這些表面后,在上升的途中與擋油環相遇,后流至大、小傳動齒輪,對傳動齒輪進行潤滑,然后由底部經回油管路2流回油箱。水平軸軸套的潤滑油也是經油管路1再經管路3流向軸套,然后回油部分由單獨的回油管路4流回到回油管路2中,實現回油。
2存在的題潤滑的過程是減小摩擦、降低磨損、緩沖和散熱的過程。因此潤滑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破碎機零部件的壽命及整機的運行效率。改造以前,破碎機的回油溫度在5565°C之間。由于溫度過高,使得潤滑油的一些性能指標如粘度等改變,造成潤滑效果不好,影響了設備的零部件的正常運行及壽命。
選礦廠的破碎機冬季使用的潤滑油是N68(40號)潤滑油,夏季采用的是N100(60號)潤滑油,N68油在40°C時運動粘度為6070mm2/s,在50°C時運動粘度為3743mm2/s;N100油在40°C時運動粘度為90110mm2/s,在50°C時運動粘度為5763mm2/s,由此可見溫度對粘度的影響很大,因此控制好回油的溫度對潤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3改造設計偏心婪部,機座部f專動部-管路4管路2找到降低油溫的關鍵位置是潤滑系統改造的第一步。給油量的大小,也就是說每分鐘進入機體潤滑的油量是潤滑的關鍵。改造前使用的油泵是CB-B125型油泵,屬于機床用泵,出口流量為125L/min.通過日常觀察和分析發現,提高給油流量是保證機體內潤滑油充足的較好辦法,因此把油泵改為R200型油泵,它是工業用泵,出口流量為200L/min,給油流量增加了給油管徑由原來的45mm改為75mm,回油管徑由原來的75mm改為108mm,假設回油時按照滿管回流來計算的活,根據流量公式q v4,那么改造后的回油量VA后108x改造前的回油量=VA前=2.0736,保證了機體內帶有溫度的潤滑油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流回到油箱。
由于給油量增加了06倍,隨之散熱器的換熱面積從原來的8m2改為20m2,換熱器的通過能力可以達到流量400Umin,因此換熱器加在油泵出口的位置不影響給油量,原來的換熱器為白鋼式的,現在的換熱器為管式的,冷卻介質為水,管式換熱器的效果更好一些。同時油箱體積由原來的0. 8m3增加到1.根據以往的經驗,潤滑油在潤滑主軸與偏心軸套間和主軸下部與銅盤之間時,經常有金屬碎屑雜質進入潤滑油中,隨油回流到油箱,同時機膛內的灰塵也是潤滑油的主要污染源,為了避免油中的雜質進入油箱中,在回油管路中裝上了一個8m2的ZG型過濾器。這種過濾器過濾精度高,壓力損失小,不影響油的回流。改造后的潤滑站部分示意圖如所示。
4經濟年破分機的備件消耗和潤滑油消耗是相當可觀的,潤滑系統改造后,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其經濟效益非常明顯,因此在改造完1臺后,立即改造了第2臺。1臺節約的成本見表1.改造中增加的費用:1臺過濾器的費用:0 3萬元,換器熱由原來的8m2改為20m2后費用:0.72萬元,R200油泵費用:(1/3)x0.4=0.133萬元,合計:1.153萬元,再加上一些油管路的費用,總費用在2萬元以內。
1臺破碎機每年節約的費用額為:59 2臺的節約成本額為:57.潤滑系統改造后,經過近2年的運行表明此次改造是成功的,它為破碎機的檢修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節約了成本,大大減少了設備檢修時間,為選礦廠的順利生產提供了物質保障。
表1改造前后的成本對比表名稱改造前后對比節約金額(萬元)偏心軸套改造后每年少消耗1套主軸改造后每年少消耗1/4根銅盤改造后每年少消耗1個原來的油泵使用15~ 20天后,就要更油泵換,每年大約消耗15臺油泵,改造后用的R200油泵3年才換一個新的。
潤滑油合計改造后每年少消耗6l(責任編輯胡坤,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