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有“非常之法”。為應對疫情,多地自然資源部門創新推出特殊政策,全力做好保障服務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為切實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的自然資源服務保障工作,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重點項目用地保障相關工作的緊急通知》,明確5項舉措。此前,陜西廳還出臺了3項礦政管理應急措施。具體如下:
01 因防控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建設相應的醫療衛生設施等需要緊急用地的,可依法先行使用。
項目用地前,可以適當方式告知和征詢土地權屬人意見,并按規定給予補償。疫情結束后,需要永久用地的,要積極配合項目單位完善用地手續;屬于臨時用地的,要督促有關單位恢復原狀并及時歸還,同時向省廳報備。各地要依法依規做好應急疫情防控項目用地保障和跟蹤監管,嚴禁違規搭車。
02 對市縣上報的重點項目用地,開通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做到即受即審。
對各市縣上報的應急疫情防控、基礎設施、脫貧(移民)攻堅、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點項目用地,開通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即受即審。在計劃執行上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特別是省上明確的需近期開工建設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機場、能源、水利等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用地。疫情防控期間,全面實行用地審批網上申報、網上審批,所有項目用地預審和用地審批報件由市局通過網上申報系統申報,待疫情結束后,另行通知補交紙質報件材料。
03 簡化程序,合并項目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同步申報。
簡化程序,合并項目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同步申報。優化報國家審批單獨選址項目用地審查報批流程,將原按批次上報省政府審核,待省政府復函省廳同意后再上報國家審批的程序,優化為不再按批次報省政府審核、復函,成熟一個上報一個,同步上報審核請示和代省政府擬訂的向國務院申報用地的請示文件。
04 每兩周各市局要書面向省廳報告重點項目用地審查報批工作進展情況,會商研究解決突出問題。
各地在疫情防控期間成立了用地審查報批工作專班,提前介入,跟蹤督辦用地審查報批工作進度,有效縮短市級審查時限。每兩周各市局要書面向省廳報告重點項目用地審查報批工作進展情況,會商研究解決突出問題。省廳將通過電話、傳真、微信、視頻會議等方式加大對各地項目用地審查報批工作的督辦力度。
05 強化對市縣用地組件上報工作的督查督辦,對影響工作進度、無理由遲滯上報的,將及時進行通報或約談。
各市局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履職盡責,夯實工作責任。按照節約集約用地要求,科學合理安排應急疫情防控項目選址,盡量使用存量建設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進一步明確市縣在用地審查報批中的職責和權限,切實提高用地報件質量,降低補正率和退件率,有效提高用地審批效率。強化對市縣用地組件上報工作的督查督辦,對影響工作進度、無理由遲滯上報的,將及時進行通報或約談。
據介紹,此前,陜西廳出臺礦政管理三項應急措施,適當延續疫情防控期間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有效期限。
06 可適當延續行政許可有效期限。
在當前疫情防控期間,凡持有省級頒發的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且自2020年2月1日后到期的,礦業權人可通過電話或郵件的方式向市、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簡要報告,在按要求報告后其有效期限自動延續至疫情防控解除后3個月。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幫助礦山生產企業早日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07 疫情解除后許可審疫情防控解除后,市、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及時通知相關礦業權人盡快申請辦理延續登記手續。
疫情防控解除后,市、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及時通知相關礦業權人盡快申請辦理延續登記手續。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優化辦事流程,幫助礦業權人完善相關申請資料。省廳有關處室、事業單位加快網上審批,提高辦事效率。特別是釋放優勢產能、保障能源供應方面,對已取得項目核準、環評等手續申請辦證或劃定礦區范圍的煤礦企業,開設了綠色通道,特事特辦,最大限度地減輕疫情影響。
08 加強礦政服務值班值守。
疫情防控期間,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高政治站位,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加強礦政服務值班值守,引導企業、群眾查詢陜西政務服務網,并加強線下指導,及時解答企業和群眾提出的困難和問題,幫助企業提早做好疫情防控解除后申報資料的準備工作。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超前謀劃疫情結束后礦政審批工作,及時向社會公布主辦業務處(科)室的聯系方式和電子郵件地址,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政策解答和疫情解除后的審批服務。對因疫情防控導致企業和群眾辦事需求后延,有可能造成“扎堆”申請、證照超期等情況,各單位提前準備、制定預案,確保審批服務有序、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