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寧波市由同一家企業競得的兩宗環境治理工程砂石礦權拍賣結果吸引了筆者目光,從儲量和生產規模來看,兩宗礦權未來并不是規模化的大型礦山,但其獲礦成本卻十分令人矚目:
分別達到約52.25元/噸以及59.3元/噸!
據了解,以上兩宗礦權分別為:
寧波市海曙區鄞江鎮鳳山第一石場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采礦權
2月21日成交,石料礦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53.48萬立方米(138.52萬噸);風化層量0.74萬立方米(1.64萬噸),生產規模71萬噸/年。
該礦山最終成交價6800萬元,政策處理費用合計523.54萬元,由寧波海捷礦業有限公司競得,單位資源成本約52.25元/噸。
根據出讓須知,礦區內僅限于機械采掘開采方式。
寧波市海曙區高橋鎮岐湖村潘岙嶺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采礦權
2月24日成交,石料礦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205.07萬立方米(535.24萬噸);風化層量7.16萬立方米(15.76萬噸),生產規模184萬噸/年。
該礦山最終成交價31600萬元,政策處理費用合計1077.3734萬元,同樣由寧波海捷礦業有限公司競得,單位資源成本約59.3元/噸。
根據出讓須知,該礦區部分區域僅限于機械采掘開采方式,其余區域可采用爆破/機械采掘開采方式。
拍賣單價屢創新高
據統計,近年來以較高單價獲取砂石礦權的案例并不少見:2018年8月,浙江余姚一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出讓,平均成本約34.87元/噸;2019年7月,浙江安吉縣一建筑用石料(砂巖)礦出讓,資源成本近42元/噸。
據不完全統計,在目前較為普遍的凝灰巖石料礦中,寧波市新近出讓的溢價率均在100%以上的兩宗石料礦已經創下了單價最高的記錄,近60元/噸的資源成本甚至比我國部分砂石價格洼地的攪拌站進貨價還要高。
市場行為的動機一般來自對目前以及未來行情的了解和預判。作為全國最早進行砂石礦山市場化出讓的地區,浙江省礦業權市場競爭較為充分,旺盛的經濟活動為砂石需求提供了堅實保障,敢于以較高價格獲取砂石礦權的企業無疑對未來本地及周邊砂石市場持積極態度,部分體現了當前骨料行業的基本心態。
你知道嗎?
在2019年10月,浙江紹興新昌縣一筑用石料礦出讓,其成交價其實已經超過了60元/噸,但砂石骨料網并未將其與普通凝灰巖石料礦并列對比。
原因是該礦山在普通凝灰巖外,還蘊藏150萬噸玄武巖石料以及不算在經濟儲量中的500萬噸宕渣,其經濟價值非純凝灰巖石料礦能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