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要求,煤炭產業鏈上的企業要對煤炭儲存、裝卸站場、港口碼頭等產生的煤塵、揚塵進行深度治理,全面推進儲煤場或儲煤倉全封閉建設。從實施情況來看,儲煤場實施綠色升級改造后,周邊環境好多了,但短時間內帶來的煤炭儲存能力下降的問題不容忽視。
在此以中國華能集團為例,該集團積極踐行綠色文化理念,全面推進系統生產電廠和煤礦的煤塵治理工作。企業官網顯示,從2019年1月到今年2月,其下屬企業燃煤電廠煤場封閉設計、改造、結構施工、監理及設施設備的招標項目就有98項。筆者從近期華能集團復工復產的新聞報道中看到,玉環電廠正積極做好露天煤場全封閉工程的施工工作,若今年7月1日前完成不了施工,將面臨被關停的風險。從此可見,儲煤場改造范圍很大,要求也非常嚴格。
據了解,儲煤棚由于受天氣因素、多點落煤、多臺設施設備、作業安全距離等因素限制,設計儲存能力大約為原來相同面積儲煤場的一半。以華亭煤業集團大柳煤礦為例,該礦生產能力為240萬噸,原來的防風抑塵網煤場儲煤能力將近80萬噸,在原場地上即將開工建設的儲煤棚設計能力只有33萬噸,儲煤能力將減少47萬噸。
這幾年,大柳煤礦充分利用其儲煤能力大和華亭煤業集團統一銷售的優勢,成為集團銷售的配煤“調節池”。銷售淡季時滿庫存儲煤,冬季用煤旺季時保供周邊3個電廠的用煤,同時淡季儲煤旺季出售還能提高售價,這給企業經營帶來不少效益。
筆者從華能集團了解到,該集團現有生產電廠和煤礦493個,儲煤場全部改造后,平均儲存能力將減少10萬噸,儲存能力明顯下降。
作為大宗商品,煤炭生產有很強的連續性,一般礦井的儲煤能力最多也就一個月的產量。而主要耗煤大戶發電、水泥建材、煤化工等企業用煤季節性更明顯,全年用煤量極不均衡,儲存能力也有限。據了解,很多中間環節的煤炭儲存場所有的被取締,有的需要改造,煤炭儲存能力也下降了不少。
筆者了解到,華亭礦區所在地華亭市、崇信縣也全面取締了散煤存儲經營市場,建立了標準化的專業市場。這就造成了用煤淡季時,煤炭企業因存儲能力限制生產受到影響。用煤旺季時,煤礦又不能超能力生產,短期內區域煤炭出現供應緊張的局面。
針對上述情況,筆者認為煤炭產地物流園、用煤大戶、裝車站場和運煤港口,應根據煤炭市場庫存量的變化特點,設法在淡季時多儲存煤炭,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企業的用煤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解決產區煤炭的存儲問題。
同時,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儲煤設施建設的土地、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煤礦、電廠、站場和港口碼頭等單位提高儲存能力,調節用煤的不均衡性。
此外,建議煤炭企業積極推進訂單式營銷,實行彈性生產,用煤淡季時適當放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