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國廢銅進口配額再創新低,但銅冶煉過剩風險加劇,消費還未完全恢復正常,疫情在全球蔓延沖擊供應鏈,全球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本周銅價承壓整體下挫。
一、本周國內現貨銅價走勢
3月13日當周,本周國內現貨銅價大幅下行。長江有色金屬網1#銅均價報43546元/噸,日均下跌406元/噸,周線下跌4.54%;此前一周均價報44976元/噸,與上周相比下跌1430元/噸,環比下跌3.18%。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因春節前的補庫需求抵消了疫情的影響,中國今年前兩個月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同比增加7.2%,銅精礦進口量同比下滑1.2%至377萬噸,冶煉廠削減生產而降低了對原材料的需求。
今年第四批廢金屬進口配額公布,涉及銅廢碎料核定進口量總計3520噸,再創新低。中國疫情緩解提振工業金屬需求改善希望,特高壓項目建設再提速,基建加碼預期較高。但銅冶煉過剩風險加劇,目前消費還未完全恢復正常,宏觀恐慌情緒持續主導市場行情,銅價承壓。
二、期貨銅價一周走勢
CCMN數據顯示,本周倫銅震蕩下挫。前四個交易日LME期銅均價報5513美元/噸,日均下跌49美元/噸;上周均價報5676美元/噸,環比下跌2.87%。
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美股周內兩次觸發熔斷機制,11年牛市徹底終結。美國宣布將對部分受疫情沖擊的行業減免稅收,英國央行緊急降息50個基點,但未能緩解市場恐慌。疫情在全球繼續蔓延給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全球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以及國際原油“價格戰”引發的油價暴跌打擊市場信心。
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本周滬銅弱勢震蕩。當前月2003合約周均結算價43616元/噸,日均下跌322元/噸;此前一周均價報45072元/噸,環比下跌3.23%。本周滬銅庫存繼續攀升,增加34959噸至380085噸,增幅10.13%,最近八周累計增幅達到184.23%。
三、倫銅周庫存情況
四、國內外熱點財經
國內方面:
1、據商務部介紹,1-2月,受春節因素特別是疫情影響,中國進出口總額為4.12萬億元,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盡管整體運行承壓,但我國外貿潛力大、競爭力強,企業的創新意識和開拓市場能力都很強,呈現出一些亮點。
2、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2月CPI年率 5.2%,預估5.2%,前值5.4%;PPI年率 -0.4%,預估-0.3%,前值0.1%。CPI仍處高位,漲幅有所回落。PPI略有下降,煤炭、鋼材和有色金屬價格穩中有降。
國際方面:
1、美國報告的二月總體CPI和核心CPI均略好于預期。但隨著油價的暴跌和消費者需求萎縮,ING預計美國的總體通脹很可能跌回負數。
2、英國央行11日決定提前降息50個基點至0.25%的利率水平,同時啟動為中小企業提供額外資金的幫助計劃,并表示將放松資本管制、提升放貸能力。
五、銅市一周要聞
1、1月份,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銅產量為11.86萬噸,同比下降6.8%。必和必拓的埃斯康迪達銅礦產量為10.09萬噸,增長10%。智利銅業委員會Cochilco預測,2020年該國銅產量將下降,銅的需求量也將減少。
2、自由港(Freeport-McMoRan)宣布,計劃將銅和黃金的銷量提高30-40%,且銅業務的單位凈現金成本將減少25%至1.3美元/磅,到2021年,公司現金流將至少為2019年的兩倍。強調稱,自從疫情發生以來,供應鏈以及貨物運輸并未受到顯著影響。
六、銅價后市展望
疫情已經成為新的核心風險點,擾亂全球供應鏈,拖累本以疲弱的全球經濟,原油價格戰使得風險資產再度下挫,機構紛紛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市場預計全球央行將會開啟新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釋放流動性刺激經濟回暖。
當前電解銅存在小幅過剩,庫存超預期累積持續壓制銅價,不過國內疫情控制已經取得顯著成效,房地產等市場有趕工需求,需求端發力仍值得期待。從產業層面來看,廢銅趨緊,引導利廢企業選擇精銅。當前風險正逐漸明晰化,銅價基本探明底部,但宏觀偏空氛圍主導市場行情,預計下周銅價偏弱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