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上周銅價繼續反彈,歐美經濟面臨重啟和特朗普再談基建政策給銅市鼓舞,但我們對歐美經濟重啟可能導致二次疫情,甚至疫情可能延續更長時間表示擔憂,如果是這樣,全球要恢復到正常生活可能還需很長時間。回到銅市上,庫存仍呈現內緊外松之勢。國內供應對外依賴性大,目前國內經濟和消費處于恢復中,但銅礦、精銅、廢銅的進口受到影響,國內仍在去庫存。國外基本面過剩。原料錯配給銅價支持。考慮到全球經濟和消費情況,我們傾向于銅價反彈空間已經接近尾聲。交易上我們開始結束多頭操作。
歐美經濟欲重啟 疫情面前難樂觀
在歐美每日新增病例高峰出現后,對經濟重啟的言論開始抬頭,上周市場最大的熱點是特朗普有意在5月1日之前重啟經濟并欲建立重啟美國經濟工作組,這引起了美國各州的大爭議,最終特朗普改變了工作態度和方式,但在經濟和疫情前,經濟重啟似乎已經迫在眉睫。
4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Margaret Harris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簡布會上表示:“在這場肆虐全球的疫情中,90%的病例來自歐洲和美國,因此,我們肯定尚未見頂。” 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最新研究:不太有效的“一次性”社交疏遠措施可能會導致長時間的新冠流行病高峰。該研究通過建模分析得出:直到2022年之前,美國可能都一直需要執行“間歇性”的社交疏遠干預,除非重癥監護能力顯著提高,或有特效藥、疫苗可用。
從歷史上看,這是人類第一次與疫情進行積極的斗爭,但因為全球合作不及時,疫情轉為大流行,目前歐美國家迫于經濟和文化壓力,難以達到完美的隔斷,疫情很難完全過去,這將會給人類的生活和經濟產生長遠的影響。銅價從3月19日觸底以來,到目前反彈的幅度已經有20%,收回了從春節前開始下跌的所有的幅度的50%。銅價反彈的原因是預期疫情受控和經濟恢復,但如果前景不如預期,那么銅價將失去反彈動力,失望性的回落很可能出現。
國內外基本面錯位 未來運輸樞紐將打開
疫情發生后,銅的基本面迅速惡化,但因為國內外疫情發生不同步,基本面呈現不同的特點。在第一階段,即中國疫情階段,國內2月份經濟幾乎停滯,消費大幅滑坡,中國PMI從1月份的50跌到了2月份的35.7,幾乎90%企業出現下滑,根據前兩個月的數據,中國銅消費下降10%,估計2月下降幅度在20%。但中國銅產量同比增加2.8%,進口增加7%,因此國內供大于求嚴重,過剩量達到20萬噸,這也是國內前兩個月庫存增加18萬噸的直接體現。3月份國內形勢有所恢復,國內庫存中上旬增加6.7萬噸,此后開始進入去庫存階段。從3月14日到4月18日,國內庫存下降了7.6萬噸。
在第二階段,國外疫情大流行,從3月15日后,歐美國家為主的眾多國家開始進行隔離,經濟和消費受到影響,我們看到國外庫存開始增加。其實LME庫存長時間下降一直給市場認為銅是短缺的,但時不時一天增加幾萬噸的量,如1月25日增6.5萬噸,2月29日5.5萬噸,3月20日增4.2萬噸,這在打擊著市場看多的信心,庫存從4月11日開始連續增加2周,增加4.7萬噸開始讓市場感受到國外基本面過剩。
國內外疫情不同步,基本面錯位,國內銅消費恢復并去庫存,國外礦山減停產,這些都是銅價反彈的動力。但隨著國外經濟重啟,我們看到的會是國內的供應樞紐打開,但消費如果不能回到正常水平,那我們看到的將是基本面的過剩,這會成為銅價難以繼續反彈甚至回落的動因。